【经典案例】
小米是上海市一家乳品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在公司设在北京的研发实验室工作。 2008 年 6 月份小米收到公司的一纸罚单,原因是小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决定将小米开除。小米觉得这是子虚乌有的罪名,自己从来没有做对不起公司的事,因此决定向实验室所在的北京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托会提起仲裁。与此同时,公司向公司注册地的上海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要求小米赔偿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小米犯难了,自己和公司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提起劳动仲裁,难道要分别在两个地方打官司吗?要是打完了劳动仲裁,再打一审和二审,在两地之间奔波,多折腾人啊。
【专家解惑】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每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都有一定的案件受理范围,也就是法律上所称的“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因此,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方便的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分别向不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时候怎么处理呢?北京劳动仲裁律师赵恒律师认为,碰到这种情况,法律规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也就是劳动者实际工作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这充分体现了便民原则,因为劳动合同履行地相对于用人单位所在地,通常更方便劳动者提起仲裁,也免去了劳动者奔波两地而付出的时间精力及金钱的成本。
在本案中,单位和小米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提起了劳动争议仲裁,一个是公司所在地,一个是劳动合同履行地,在这种情况下,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也就北京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维权技巧】
小米这下放心了,自己不必两地奔波打官司了。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案子呢?律师告诉小米,为了使自己的案件能顺利被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小米应准备以下材料:
第一,小米应找到自己的劳动合同,查找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劳动合同履行地。
第二,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劳动合同履行地,小米可以将劳动合同作为证据,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第三,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劳动合同的履行地,小米可以提供其他的证据材料,如公司下发的有关通知、公司为小米缴纳社会保险的地点等,证明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地。
小米听了律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找到了自己劳动合同和相关的证据材料,顺利的在北京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立上了案。
【案件结果】
北京某区仲裁委经过审理后认为,公司解除与小米的劳动合同,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裁决公司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小米支付赔偿金。公司收到裁决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