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员工还是做短工?
牛红梅现在很是纠结。她在北京市一家名叫三八家政的家政公司做小时工。公司老板看到她不仅工作表现很积极,而且客户反馈的意见也十分满意,因此想与牛红梅签订劳动合同。
是否选择做与家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正规员工,牛红梅一直在权衡。她有自己的想法,不签合同的话,不必每天到公司报到,甚至还可以接一些私活。但是,对于已经35岁的牛红梅来说,签订劳动合同对她的诱惑还是很大。比如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有人身意外伤害险,还可以享受节假日三倍工资的法定权利。更重要的是,一旦她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发生了类似于打碎雇主花瓶之类的纠纷后,公司会出面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她一个人承担职业风险。
“在员工与短工之间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前者,毕竟我的年龄已经不允许我选择了。但是,我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家政公司做员工。”牛红梅说。
事实上,在家政服务业中,由于公司良莠不齐,从业人员中有牛红梅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迫于用工紧张,为了能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很多家政服务业公司在员工管理上采取了更具弹性的管理模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公司中,其管理模式弹性相对较小,多数员工采取的是员工制,但也有部分非员工制的员工;有的公司则采取了加盟管理的方式,员工制度视当地供需状况而定;更多小的还没有形成气候的公司,则采取了松散的一天一结算的用工管理方式,来了就是员工,走了也没有什么说法。用 “乱象丛生”形容这个行业的用工模式并不为过。
终结乱象与抑制成本如何并行
用工乱象并不是家政服务公司所愿意看到的。
阎潇,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园爱心月嫂服务中心的老板。她从2001年就开始在家政服务业打拼,对于适合这个行业的员工管理模式,她有很多的想法。
“月嫂这项工作非常适合员工制的管理。我认为,员工制的管理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公司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与人沟通的培训;再比如,公司要给员工购买一些意外伤害保险,员工还可以与雇主形成集体谈判的能力。我觉得这些都是员工制优越性的体现。”阎潇相信,只要公司运行管理得好,员工制就能够持续下去。
但是,也有家政公司的老板认为,员工制虽好但有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味道。
牛红梅的老板告诉记者,家政服务业属于微利行业,采取员工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留住一些口碑好、能干的员工。如果采取全员员工制,那么公司的经营成本会成倍增长。 “公司都关门了,还谈什么员工制?”
郑州圆方家政公司在郑州是个航母级的家政公司。老板薛蓉说,其实要推行员工制也并不难,解决家政服务业用工制度混乱还需要政府对这个微利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给予税收、社保方面的政策扶持。
对于雇主来说,他们也希望雇用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员工,不仅信誉有保证,一旦发生什么纠纷也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公司为什么希望与牛红梅签订合同?其根据就是雇主反馈的意见。
可以这么说,从业人员依靠员工制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劳动权、报酬权和保障权;用人单位则可以通过员工制来打破优秀人才难留的困境;雇主则出于安全的考虑倾向于选择员工制的保姆为自己服务。一个合理的推理就是,员工制可以终结家庭服务业行业的用工乱象,但是需要推手。
民生政策扶持员工制发展
2010年9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名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43号文。对于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来说,这个文件对员工管理、税收优惠、工资待遇等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保姆小问题上升为了民生大政策。
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亮点,但是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扶持,尤其是对员工制家庭服务业的财税扶持。
比如,第12条规定,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财税扶持力度。中央和地方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资金,要将发展家庭服务业纳入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给予一定期限 (3年)免征营业税的支持政策。
再比如文件第22条规定,维护家政服务员劳动报酬等权益。家政服务机构支付给员工制家政服务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家政服务机构向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收取管理费的,不得高于规定的比例。
这些规定无疑会对家庭服务业企业采取员工制的管理模式提供很好的契机。
阎潇说,政府出台这个政策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员工制的发展在短期内应该会有快速进展。 “我们公司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推动员工制的实施。”
实际上,员工制的推行是培育消费市场最有力的因素之一,解决了雇主雇用担忧,市场才能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家庭服务业才能走上良性轨道。这正是政府扶持员工制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