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 肖春燕 马清华 报道
本报淄博讯 一个工伤争议案件,竟然耗时3年历经了8个法律程序,最终劳动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5月31日,淄博中院行政庭副庭长郭晓伯结合这个案例认为,目前关于工伤争议的法律法规存在不足,给一些不良企业留下了“空子”,使得劳动者维权案件易成“马拉松”。
三年前,沂源县农村妇女刘芳(化名)到本县一家酒店打工,在操作轧面机时不小心,把左手的两个手指轧掉。刘芳向酒店提出索赔时,酒店翻脸不认人,不承认刘芳是自己的员工。无奈之下,她只好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请求劳动部门确认自己和酒店存在劳动关系。劳动部门经过分析刘芳提供的工牌、工装、以及工友的证言后,确认刘芳和酒店存在劳动关系。酒店不服提起诉讼,历经一审二审,一年多以后,法院终审维持了劳动部门的仲裁决定。
确认了劳动关系后,酒店又称,刘芳是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不属于工伤范畴。为此,刘芳又申请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劳动部门确认刘芳所受伤害为工伤后,酒店又向上级劳动部门申请复议;上级劳动部门维持了工伤确认书后,酒店又提起一审二审。又经过了一年多,最终刘芳被确认享受工伤待遇。
在确认享受工伤待遇后,刘芳又提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裁定由酒店赔偿刘芳各项损失。按理说,此时酒店按照劳动部门工伤待遇的仲裁结果,直接支付给刘芳赔偿金就可以了。但是,酒店对劳动部门裁定的赔偿数额不服,又提起一审、二审,等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劳动部门的裁定后,又是一年过去了。此时,酒店已经濒临破产,无力支付法院判定的赔偿数额。最终,刘芳只拿到了很少的一点赔偿。
郭晓伯办案发现,案件事实十分清楚,证据都很确凿。酒店一拖再拖直至走完几乎所有的法律程序,一个目的是将劳动者拖得没脾气了,将来好少赔偿;二是只要官司拖下去,酒店就可以拖延支付赔偿,长期占用赔偿款自己使用,甚至是通过破产、改制等方式“金蝉脱壳”逃避赔偿。幸亏刘芳所受伤害较轻,如果是急需等钱救命、治病的重伤,这样拖延如何能保障劳动者获得及时治疗?
“劳动者受了工伤,承担身体痛苦的同时,还要经过多个法律程序,才能得到工伤赔偿,这怎么能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结合这个案例,郭晓伯认为,关于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现行规定极易让一些不良企业钻空子,通过冗长的法律程序长期拖延赔偿。因此,他建议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同时,对工伤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工伤维权案件成为“马拉松”。
来源:大众日报邵阳工伤律师 邵阳医疗纠纷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