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工伤律师 邵阳医疗纠纷律师 律师简介 业务领域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分 类 导 航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
【伤残鉴定】
┝ 伤残鉴定
【工伤待遇】
┝ 工伤待遇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
【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
【医疗赔偿】
┝ 医疗赔偿
【医疗诉讼】
┝ 医疗诉讼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
【医疗鉴定】
┝ 医疗鉴定
【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争议仲裁中止审理申请书
 郑州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
 河南工伤保险条例
 不满调岗愤怒旷工被炒鱿鱼没有经济补偿金
 电子版劳动协议书是劳动合同
 自动辞职要求经济补偿金没有依据
 郑州五级工伤赔偿标准
 郑州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河南申报工伤需要提交旁证材料的情形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工伤待遇工伤待遇工伤赔偿新标准案例
>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工伤赔偿新标准案例

                工伤赔偿新标准案例

  
    案情分析:原告张某。被告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原告系外省市来务工人员,其于1992年7月10日进入被告处工作。1995年3月20日,原告在工作中受伤。2009年10月15日,原告伤情经鉴定为因工致残程度十级。原告为工伤鉴定支出鉴定费350元及医疗费163.50元。2009年5月,原、被告双方劳动关系终结。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被告向原告承诺于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时一并解决原告的工伤问题。2009年4月23日,原告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该会于2009年10月19日作出第2033号仲裁裁决书,裁决被告按照因工致残十级的标准支付原告一次性伤残补偿金3,500元。原告对此不服,遂诉至本院。
    原告张某诉称,1992年7月10日,原告进入被告处工作,并与被告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995年3月20日,原告在木工房用电刨刨木板时,不慎木板跳出,造成左手掌和中指被电刨刨伤,经诊断左手掌和中指的皮肤、肌肉、肌腱撕烂,第一层血管网破裂,需住院手术植皮治疗。2009年10月15日,原告伤情经鉴定为因工致残程度十级。原告因工伤事宜申请仲裁,现原告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要求判令:1、被告支付原告医药费人民币163.50元;2、被告支付原告因工致残程度十级的一次性伤残补偿金20,000元,鉴定费350元。
    被告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要求按仲裁裁决履行。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某一次性伤残补偿金6,000元及一次性生活、医疗补助金2,000元;
二、被告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某鉴定费350元;
三、被告机械工具厂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张某医疗费163.50元。
    律师解析:《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且上述办法及实施细则均未有对办法及实施细则施行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加以适用的规定。因此,上述办法及实施细则不适用于上述规定施行前发生的外来从业人员工伤事故。故原告要求被告按照现行标准,支付其一次性因工致残程度十级之伤残补助金的主张,缺乏依据,本院难以采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外地劳动力工伤待遇标准的通知》规定,该通知自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该通知实施以前发生的工伤事故,工伤待遇在2000年12月1日前尚未按原规定支付的,其工伤待遇标准按该通知执行。现双方劳动关系已经终结,被告应按照上述通知支付原告因工致残程度十级的一次性伤残补偿金6,000元及一次性生活、医疗补助金2,000元。原告诉请要求被告支付一次性四项待遇实际也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及一次性生活、医疗补助金,故原告该项诉请中的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原告因工伤鉴定发生的医疗费163.50元和鉴定费350元有相关票据加以佐证,现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该费用,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邵阳工伤律师 邵阳医疗纠纷律师
上一篇:新工伤条例大幅提高补偿标准案例
下一篇:发生工伤是否影响工资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9-2012 邵阳工伤律师网-文湘桂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邵阳市双清区宝庆东路1130号
手机:13807394353【同微信】 邮箱:122542517@qq.com
本站部分信息参考了法律人士的智力成果,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您不同意收录敬请有效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并向您表示致敬。
技术支持: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