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王利平
钉子户不是刁民 是捍卫人权再这么强拆下去 会逼公民暴力维权
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给干部学员上了一堂大胆前卫的维稳课
“本人恪守‘允许讲错话,决不讲假话’的授课原则,捍卫言论自由的权利,欢迎真诚的批评和交流,反对任何形式的‘扣帽子、打棍子’,相信中国的问题可以在宽容、理性的探讨中得以解决。”
给新学员上课前,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王利平朗读了一段个人声明。
在一些学员看来,王利平这些天授课的题目十分“大胆前卫”——《维稳与维权的困境和出路》。
灌醉上访户 他们就不上访了
王利平面对的是从福建各地选派进修的学员。听“维稳课”的干部大多很年轻,对基层维稳有真切体验。
镇干部张建(化名)说,只要一有重大活动,镇政府加上村里三四百号干部,都要围着几个老上访户转。去年镇政府几乎没办法开展其他工作,都在维稳。
“现在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不让老百姓上访,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10万元的事儿,我们给20万元都干。”张建算了一笔账:一个上访户到北京,只需要花200多元买一张火车票,可如果村里把他从北京接回来,加上食宿、交通费等,每人每次至少花3万元,一年就要花几十万元。
学员林俊(化名)说:“现在村干部头上悬着‘五把剑’: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维稳和环保。”
每逢国家开大会的“关键时刻”,林俊通常会在村里蹲点。那几天,他们天天请上访户吃饭、喝酒。上访户被灌醉后,也就不会上访了。“到北京,到省城上访多少批次多少人,都要列入政绩考核。我们经常被维稳工作搞得疲惫不堪。”林俊说。
村干部没权威
靠票头、拳头、庙头、老头解决问题
被维稳工作弄得焦头烂额的基层干部常常感叹:“这样的维稳何时是个尽头?”
王利平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观点:“只有维权才能维稳”。
他询问台下听课的干部学员:“你们试想一下,唯有公民拥有了独立财产权,他才会拥有独立人格。如果一个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都得不到保障,随时被剥夺掉财产,甚至被剥夺掉人身权甚至生命权,他们还有其他权利可言吗?”
台下一片寂静。
王利平接着说:“‘钉子户’在我心中是什么呢?就是公民在捍卫自己人权中最基础性的财产权。不要把上访户、钉子户当成刁民,他们只不过是勇于维护自己利益的公民。大部分群体性事件,都是政府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公民的权益得不到伸张而引发的事件。”
王利平还说,“现在村里没有一呼百应的领导者,即便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也没什么权威,大家彼此信任度很低。现在农村解决问题的模式就是:票头、拳头、庙头、老头。”
你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维权者?
党校学员大多是成年人。王利平知道,他难以通过短期教学来改变学员世界观。为了让干部学员摆脱“屁股决定脑袋”,王利平试图换位思考。
讲到“史上最牛钉子户”部分,王利平的课件中出现了三个女人——重庆身处孤岛与拆迁队抗争的吴苹;上海手持燃烧瓶抵抗拆迁队的潘蓉;成都用打火机点燃汽油自焚的唐福珍。
“女人本身是弱者,但她们在捍卫私有财产权时,变成了最坚强的人。”王利平点评说。
一个干部学员有些不安:“要发展,就要有牺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你看台湾,不拆迁,老百姓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多乱。”
对学员的争议,王利平并不介意:“如果在课堂上有共鸣,说明良知还在,底线还在。我就是为了让掌权者明白,他们边界在哪里。但部分官员也会以为自己依附体制,享受特权,不易受到侵犯。”
为了破除这部分官员的定见,投影仪的屏幕上又出现了两个人物。第一位是穿着法官衣服上访的湖北法官冯缤,为了妻子的劳动争议纠纷,他陷入维权困境;另一位是湖北省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黄仕明的妻子,她在省委大院门口被便衣警察殴打。
课堂一阵骚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谈论开了。王利平评论说:“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宪法和法律不能平等保护每一位公民的社会里,当公民一旦与‘体制’发生纠纷时,他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弱者,谁都救不了他。”
他追问台下的学员,“难道你能保证,你下一刻不会成为维权者?”
课堂上的争执
“如果再这么强拆下去,会把公民逼上暴力维权的道路。”王利平继续说。
台下一位公安局副局长不同意王利平的观点:“社会不可能走向暴力和动荡,很多事情只是媒体放大了而已。”坐在后面的福建省委办公厅林新谦处长当即反驳这位副局长说:“现在社会矛盾凸显,有官员还麻痹大意。”
副局长回了两句不客气的话,林新谦腾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两人争执起来。
林新谦指着副局长说:“坐在局长位子上,你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你家的房子被拆了,你还会不会这么说?……”
王利平站在讲台上,没说话。争论刚停止,王利平就不声不响地播放了一张新闻图片:湖北农民杨友德,正端着冒着烟火的自制“土炮”。为了捍卫承包土地的权益,杨友德搭起一座“炮楼”,用“土炮”两次击退了拆迁队。
看到这张新闻图片,热闹的课堂立刻沉静下来。
王利平总结说:“我们终究是要走出维稳与维权的困境。”他用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语:“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据经济观察报
快报快访
日积月累改良实现体制良性运转
像王利平这样开明的党校副教授,可能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昨晚,都市快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都市快报:为什么想到开设维稳课?
王利平: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现,公民权利崛起。这两大特点使维稳和维权成为执政者必须认真面对和谨慎把握的问题,成为中国社会能否实现和平转型的关键。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们必须努力走出目前的困境。
都市快报:维稳课的效果如何?
王利平:党校是执政党的智囊机构和教学场所。党政干部脱离原来的工作来此学习,可以在一段比较宽松的时间里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进行理性的反省。党校的培训对象是党政干部,他们直接拥有权力。对他们进行维稳教育,更容易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都市快报:如你所说,党校是脱产学习,一旦官员回到原来岗位,可能很难落实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王利平:相对强大的体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我们希望官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日积月累地进行改良,实现体制良性运转。
都市快报:你的一些言论似乎比较出位和大胆,有因此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吗?
王利平:我的言论,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符合良知和社会发展潮流,应该可以被大家接受。再说,每个人为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必然有得有失,我也不会在意一些渺小的个人得失。
都市快报:如果你是一个官员,怎么对待钉子户和上访户?
王利平:我会恪守自己的底线,也就是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人权,和钉子户、上访户展开正确的博弈。
都市快报:你怎么看待最近的“官德培训”?
王利平:官德培训最需要帮助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种权力观的核心也很简单,就是让官员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见习记者 黄小星